◎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而那些买到‘经济适用房的人果真是城市中最贫困的家庭吗?撇开分配过程中以权谋私的‘房叔‘房姐们不说,首先直到最近为止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限制在本市户籍家庭,并且买房需要一定数额的首付款和还贷能力。
故我们不能因为M2余额大幅增加,就一定认为官方公布的CPI就得大幅上升,尤其当M2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向被高收入群体时,CPI就不会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原因何在?我们不妨尝试着从分类价格指数角度去寻求解释。
为此,2010年各级政府对通胀采取的措施也是纷纷在食品流通环节上下功夫。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目前中国地方债规模已经占GDP的50%,这个估算是否确切,恐怕没有答案,但地方债规模的迅速膨胀,将压缩今后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空间。分类价格指数更能解释M2对物价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价格指数主要是PPI和CPI,大家一般都把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成是通胀率,但CPI是由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所构成的,这八大类的权重构成能否真实反映社会的实际通胀水平,一直争议很大。但从2013年前四个月看,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是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还是铁路货运量的增速,都呈现回落态势。尽管从眼下看,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投资高增长阶段,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这种"货币空转"的现象实属罕见。同样,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落,也是源于高毛利率项目的减少,重化工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在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地方政府的任务显得太过沉重,财政支出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实行的是所谓的城乡分治二元制度,即城市市区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当前,程序性失权是征地权滥用的关键所在。二是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的基础上,分税制只是遵循了本级优先原则而没有按照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划分责任,从而形成了收入层层上收的格局,使得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与收入能力严重不相适应,导致地方各级财政陷入了困境。地方政府为了彰显政绩,产生了扩大投资规模、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等强烈动机,常常通过土地开发来经营城市和发展经济。
征地的前提条件——为了公共利益常常被各地政府抛诸脑后,因为为了公共利益征地对地方政府而言是根本无利可图的。但中西部地区的县乡级政府由于税源极其有限,所以即使通过《财政收支划分法》赋予其财权,这些地方政府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当然也不能形成与履行事权相对应的财力。
土地在为地方政府汲取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不少负面效应,治理土地财政问题,应着力完善财政收支制度,合理配置财政权限,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创收的热情。另一方面,明确农民的权利主体地位,通过立法明确农民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非农业用途转让土地的主体。具体体现在: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富人、房地产商和政府手中。据统计,六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耕地净减少737万亩,八五期间平均每年耕地净减少440万亩。
国家垄断了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即只有国有土地才能用于建设。如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国有的土地,唯一的途径是实行国家征收。前文已经述及,以土地为中心形成的财政收入是巨大的,且最重要的,是土地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完全由地方政府自己掌控的。(四)收入分配不公平在我国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农村集体、农民和开发商。
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因此,还应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基本原则、合理模式、法定形式、核算标准、专门机构及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力争将财政转移支付全程纳入法制化轨道。
所以说地方政府热衷于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是直接导致农村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省级以下政府负责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或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
应尽快解决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设立《财政收支划分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关系。造成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4个方面。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地矛盾愈加突出的背景下,建设用地的后备资源将日渐减少,这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2]。(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地方政府财力通过财政收支划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地方政府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财政权力。地方政府能够因非公共利益而筹集到较丰富财政资金的原因在于:征地的成本低而所获收益高。可见,农民的收入明显偏低。
(三)耕地资源急剧减少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而扣除掉上交的份子钱和其他费用后,出租车司机的月平均收入大概只有3000-4000元。
正是各种各样的特权,使得国企可以挟持政府和民众,使它们在争夺利益中占据优势,并使它们可以延续其垄断,并拒绝那些不利于它们的改革。并且,由于中国国企目前在国内、国际市场已具有竞争力和改革的不完整,因此没有理由再给它们补贴(林毅夫)。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又一次站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而近日传闻又起,甚至出现了张艺谋前后与4名女子共育7名子女,可能因超生罚款1.6亿元的说法。
人们纷纷问的是:为什么不打破垄断,不减少甚至取消份子钱,而要以涨价的方式,由消费者来承担出租车司机提高收入之成本呢?亲爱的读者,读到此,你可能还在纳闷吧:国企补贴、的士调价和艺谋超生这三件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说?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逻辑联系呢?诸位,不是我故弄悬殊,非要在它们之间生搬硬套地建立一种逻辑关系。传了一阵,而后渐渐无声。此外,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海螺水泥四家国企获得补贴数额超过10亿元。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拿到补贴最多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可以为了造成油荒维持国内高价,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肆出口成品油。
按照专家2011年测算,北京司机每月交给公司的纯份钱平均为6000元,按新车8年的运营期限计算,公司仅单车收取的份钱将近58万元,扣除新车购车款10万元、保险8万元,每辆车的实际利润为40万元。国企补贴: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根据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1646家获得政府补贴,总额达到564亿元。
而2011年补贴总额为470.48亿元。的士调价: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收入分配,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北京市出租车份钱要求,单班每车每月5175,双班单人不超过80%,即8280元。
并且,也正是其特权,可以使它们在拿了补贴后,干不利于民众之事。这个方案一出台,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非常明显,2012年年报显示得到政府补贴数额再创新高。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其电影。而恰恰是,这三件事,都反映了现实中国存在的一个最让人心痛、却又最难以撼动和改变的困局:权力结构固化下的制度失守、垄断难破和利益难调。(来源:财经网) 进入专题: 国企补贴 。
因为,在我看来,另个两件看似风牛马不相及之事其实与艺谋超生有着同样的逻辑在支配它们。可是,国企为什么在拥有了垄断利润后,却还能得到政府如此多的补贴呢?我想,原因就如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国企拥有特权。
并且,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2012年的补贴中,有七成的金额补贴给了国有企业。在2010年政府补贴排行榜中,央企占了补贴榜前十名的半壁江山,它们分别是长江电力、中国石油、中国中冶、丰原生化、中国国航。
在许多人看来,国企补贴、的士调价和艺谋超生,这三件事之间是了无联系的。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再次蝉联获政府补贴之冠,此外中国石化、重庆钢铁、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海螺水泥、*ST远洋、上汽集团、中国铝业跻身政府补贴数额前十名单。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07:54天狐定制
2025-04-05 06:57天狐定制
2025-04-05 05:43天狐定制
2025-04-05 05:28天狐定制
2025-04-05 05:22天狐定制
2025-04-05 05:20天狐定制
2025-04-05 05:16天狐定制
2025-04-05 05:14天狐定制
2025-04-05 05:10天狐定制
2025-04-05 05:09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